

一般还加上陆、禄两家称为“五大”或“六大”宗族,构成以龙云、卢汉、安恩溥、陇体要、陆崇仁、禄国藩六人的父子兄弟亲朋彝族主干和依附于他们的非宗族主干在内的巨大的彝族控制美团,使民国时期的云南当地政权党、政、军各体系的重要职务大部分为他们所操纵,特别是戎行。
经不完全统计,这个彝族控制集团中,戎行团长以上、政府县长或等于县长以上、县常委或书记长以上的彝族官僚有50余人,仅算首要职务,兼职重复者不计在内。
在此以安恩溥的回想为头绪,并据很多零散材料和查询材料,将该集团的首要成员状况列举如下:
龙云(1884~1962),昭通县炎山区人,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滇黔绥靖公署主任,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营主任,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等职。有“云南王”之称。
龙雨苍(1898~1935),龙云表弟,炎山嘿家龙德源第四子。原名龙泽溥,又叫潜浩,字雨苍,后以字龙雨苍行,结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6期。曾任滇越铁路军警总局局长,云南省军器局局长,第3旅旅长兼第5团团长等职,1935年回昭通探亲途中,因急病逝世。
龙泽汇(1910~1991),龙雨苍之弟,龙云表弟,也是卢汉妻弟,结业于中心军校第8期。曾任昆明行营高档顾问,第1方面军司令部补给司令,暂编22师师长,93军军长等职。
龙绳武(1905~)龙云大儿子,早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8期,1925年赴法国,1929年结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骑兵科。曾任昆明行营保镳营营长,腾龙边区行政监督,第2旅旅长,暂编19师师长等职,听说常自称“少帅”。
龙绳祖,龙云二儿子,结业于法国圣西尔军校。曾任护卫大队大队长,暂编24师师长,南京中将从军等职。终年率部驻防昭通,顶替其姑母龙志桢运营家园。
龙绳曾(1915~1950),又叫禄勋霖,龙云三儿子,就读干云南陆军讲武堂,又入南京陆军大学。曾入赘巧家拖车土目禄廷英家,下一任58军某团团长,云南省轿车工会理事长等职,被称为“混世魔王”。龙云下台后在昭通安排“西南公民革新军”,自任司令。
龙奎垣(1896~1950),名汉斗,永善黄华人,其父曾与龙云妹龙志桢联婚,后因冤家械斗而死,龙志桢未过门。14岁时到昆明投靠龙云,结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曾任第6旅旅长兼滇缅公路警备指挥,233师师长等职,有“小龙云”之称。
龙秉灵(1911~1948),昭通炎山人,龙云表弟,结业于中心军校第8期。曾任交通大队大队长,滇黔绥靖公署政治练习处上校副处长,昆明行营查询科少将科长等职。听说曾自比为龙云身边的“戴笠”。
陆亚夫,鲁甸县人。龙云亲属,结业于日本法政校园。曾任滇越铁路军警总局长,昆明市市长兼公安局长,60军军法处长等职。
卢永祥,字玉书,龙云表兄,结业于云南省差人书院。曾任河口督办,云南省政府督察处长等职。
卢汉(1895~1974),昭通炎山人,龙云表弟。曾任第1方面军司令官,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云南公民企业公司”董事长等职。
卢濬泉(1898~1979),卢汉叔父。结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7期,后入黄埔军校学习。曾任近卫第1团团长,第1旅旅长,暂编18师师长,93军军长,第6兵团司令等职。
陇耀(1908~1977),字光宗,又叫陇绍德,彝名马赫留达。四川凉山金阳县六合坝人。十二岁过继与鲁甸陇氏姑母家,结业于昭通师范。早年是龙云的随从卫士,后龙云推荐他进入云南官替补生队,曾任第1集团军保镳团团长,暂编21师师长等职。人称“卢汉的人事处长”。
安恩溥(1894~1965),镇雄县瓜竹沟人。原名德鸿,更名得化,字恩溥,后以字行。结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4期。曾任第2旅旅长兼第3团团长,182师师长,60军军长,云南省民政厅长等职。
安纯三(?~1950),安恩溥胞弟,高小结业后考入将校正。曾任暂编21师师长,昭通行政专员公署专员,会泽、鲁甸、巧家、宣威四县联防“剿匪”指挥部总指挥等职。
陇生文(1907~1982),镇雄县塘房沟人,字应奎,安恩溥表弟。结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9期步卒科。曾任独立旅副旅长,暂编24师副师长,保安第1旅旅长,93军278师师长等职。
陇承尧(1896~1950),镇雄县坡头营上人。原名德华,陇生文妹夫。曾任镇雄独立营营长,镇彝威“剿匪”指挥等职。
陇均辅(1898~1958),镇雄县小河人。原名君辅,字佐贤,早年在云南省刑警教育练习所受训。曾任基干团团长,镇雄县县长等职。
陆均作,镇雄县小河人,曾任三青团镇雄县分团部书记长,镇雄县党部书记长,主办《民权旬刊》。
陇体要(1904~1989),彝良县梭戛人。复旦大学结业,获县县长等职。政治学学士学位,曾任江苏省保山县和无锡县县长。抗日战争时期回到昆明,任云南省党部书记长,云南省建设厅厅长滇越铁路滇段管理处副处长等职。
龙沛霖,永善县新店人,陇体要妹夫。曾任中心驻云南宪兵团团长,60军某团团长,西南联大留美公费生预备班军事教官巧家县县长等职。
陆崇仁(1887~?),巧家县荞麦地人,结业于云南法政专门校园,曾任寻甸县县长,第5军军法处处长,云南省财政厅厅长,云南兴文、劝业、益华、矿业等银行董事长,云南省民政厅厅长等职。声称龙云的“土账房”、“土管家”。有材料称他为龙云的“表兄弟”。
陆崇德,字进修,陆崇仁之弟,曾任60军野战弥补第1团团长,云南陆军某部副师长等职。
卢开基,字肇堂,巧家县荞麦地人,陆崇仁族侄,昆明私立成德中学结业。曾任巧家县江防大队长,巧家县参议会议长等职。
安则法,即安石生,曾任佛海县(今动海县)县党部书记长兼县长,又兼兴文银行佛海分行司理,南京政府立法院立去委员等职。
禄国藩(1884~1972),彝良县龙海村夫。字介卿,本名胧低,七岁时过继与荞山乡姨母禄氏。结业于日本东斌陆军步卒科校园,参与云南重九起义和护国起义。曾任第2殖边督办。
陇高贤,字举卿,禄国藩之兄。曾任云南省参议会议员,彝良县参议会议员等职。
张冲(1900~1980),泸西县永宁人。原名张绍禹,字云鹏。曾任101师师长,第9旅旅长兼盐运使,60军184师师长,新3军军长,第1集团军第2路军指挥官等职,后走向革新。
杨继宽,陆军大学结业,曾任禄劝县县长,云南省保安司令部高档顾问等职。
胡国秀(1881~1957),字汉卿,武定县白路参人。参与过云南重九起义和护国起义。曾任第5近卫旅旅长兼广南镇守副复,云南陆军制革厂厂长,省政府中将参议等职。
那维新(1909~?),武定县慕连土司继承人。早年在天津南中学读书,后结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曾任金沙江江防司令。
余样炘,字景炎,四川省叙永县水潦村夫。贵州闻名的辛革新志士余若琅(达父)是其叔父,余健光(祥辉)是其胞兄早年为游祸,随叔父及胞兄东渡日本留学,参与同盟会,后被圣孙中山大元帅府军事委员。曾任昭通县党部常委。
杨砥中,贵州省毕节县人,曾任西南边远当地土司彝苗民众驻代表,中华民国国民代表大会代表。
陆崇仁之子陆开文曾任云南独立旅某营营长,入赘巧家的贵州威宁人陆介藩,与晏华为老表弟兄,曾任巧家县第10区区长、县参议会副议长、60军182师540旅1080团副团长。
永善龙筱云曾任永善县常备大队长、大关永善团防指挥官、永善绥江游击大队长,镇雄陇益清、陇致中曾任镇、彝、威剿匪副指挥等等。
龙云胞妹龙志桢虽没什么行政、军事职务,但她住在昭通,承当了为兄长运营家园的使命。她可以调集驻防昭通的部队,是滇川黔接壤区域的实践控制者。
陆崇仁孙子(陆崇仁妻卢龙氏前夫之孙)卢邦培(即陆邦培,陆介藩妻侄女婿)常住巧家城中,为当地一霸,有枪数十支。后为陆崇仁的儿子陆开文赶开。
在滇川黔接壤区域的广阔县村庄,区、乡、保长及常备、保安部队指挥官更是为该彝族控制集团成员所操纵。
如巧家县五、六、七、八、十区区长及团务指挥官,分别是安朝、禄达明、陆佩先、陆介藩、禄勋霖(即龙云三儿子龙绳曾)、龙春霖等。
巧家县参议会参议员、参事会参事、各区参议员有龙天样、龙步瀛、禄振声、陆达善、禄天寿、龙澍霖等。
巧家各镇有陇益清、龙永寿、陇辅臣、陇德富、陇均平、龙云胜、安陇泽南、罗清扬、安祝三、罗清伦等先后担任过第二、七、八区区长。
黔西北区域的毕节县在清末至民国时有杨芳枝、安恬然、罗伯昌等任过区长,穆成相、穆连斌、安步贡、安育英、安惠英等担任过联保主任。
但由于黔西彝族遭到军阀周西成的限制,所以在政权中担任底层职务的,相对于同时期的滇东北来说,则较少。
宗亲、宗法实力猖獗一时而错综复杂,民国时期为祸一方,构成了云南省实践存在的当地割剧政权。 解放后,新中国用梨庭扫穴之势荡平了这一个区域恶实力,可是,它们的根底未损依然有死灰复燃之患!